多地政务系统接入DeepSeek “AI公务员”上岗带来这些变化

央视网

14小时前

辽宁省12345政务服务热线早在1月23日就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进行内部试行。

全国多地12345热线宣布接入DeepSeek,义乌老板利用DeepSeek卖空小商品。抓取信息以秒计算,小白也能生成外语带货视频,人工智能怎样助推服务升级、带来更多商机?

在广东深圳福田区数十名AI数智员工已经“上岗”。可以说,人工智能正在持续助推政务服务等各种服务提质升级。

目前辽宁、湛江、南昌等地的12345热线都已经宣布接入了DeepSeek。AI技术与12345热线融合创新能带来怎样的新体验呢?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了解一二。

比如说,你想了解一下非本市户籍补办身份证,应该去哪办,交什么材料?于是拨打12345来查询。而在你打这个电话之前,相关政策已经被一键导入,人工智能自动解析条款并构建了关联知识图谱。在你提出问题的时候,AI能实时语义分析,自动匹配知识库中的政策依据与解决方案,并回答你的问题。等你挂了电话,人工智能又会自动生成结构化摘要,话务员可以一键导出并同步到回访系统,用于后续统计回访等使用。

各地12345热线与大模型相结合,会带来哪些新变化?人工智能又将怎样持续地助推政务服务升级呢?

2月20日,广东江门发布消息称,已上线了基于政务云国产环境下DeepSeek-R1通用能力,并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、政府公文智能排版、政务办事智能导办等场景应用。

江门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梁宇介绍,在政务服务热线方面,从智能问答、智能填单、智能政策解读等多个方面试用了Deepseek大模型,除电话端仍由人工接听外,互联网端的问答,已经交给了经过训练后的大模型,再由人工做补充:

江门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 梁宇 :平时说的12345是有电话端,其实我们还有一个网络端,目前我们最先上线的是在网络端,市民在我们网络端提起问答的时候,因为这边是文字式的诉求。基本上占了70%的是咨询类的工单。传统模式的话,是利用智能搜索来辅助人工的方式,在我们知识库里边去搜市民咨询的问题,搜到答案之后由人工的方式进行反馈,效率就没有这么高,引入了大模型之后,它会对市民群众的咨询的问题有很好的一个理解,并且根据它的理解,可以在我们给的知识库里边去搜索匹配的答案。

当然本地化部署的大模型并非像我们使用网页端或APP一样,而是经过江门的本地化训练,让它变成一个“江门通”。

我们将热线知识库中10.45万条数据导入大模型进行训练,我们把我们的知识库直接导入了大模型,就相当于是喂给它语料,叫它去理解知识库的答案,对的人工会去审核和补充。

梁宇告诉记者,他们正在尝试利用大模型对后台数据进行分析,希望能从中发现市民反映问题的趋势:

江门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 梁宇 :我们在后台数据的分析方面也在尝试应用大模型,但是目前还是在训练中,现在江门市每天的诉求工单都有不同的特点,不同的特征,我们要在这么多工单里边去发现一些我们要积极主动去处理的问题,去做一些分析归类,这个也是大模型具备的一些能力。

辽宁省12345政务服务热线早在1月23日就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进行内部试行。

辽宁省12345热线平台技术部部长 张时佳:接入大模型工作,其实我们在23年的08月就开始开展了,现在接入了Deepseek获得效果也是非常好的。比如说我们收到诉求人提出一个问题,但这个问题实际上涵盖多个部门需要解决,那么首先这个部门要给到哪个部门作为责任主体?这里我们就需要做一个鉴别工作,以前通过人工来做准确率不高,可能只能达到85%左右,那么通过梳理之后可以达到95%以上,以前其实是靠个人的经验,话务人员不一定对政府的所有部门的责权清单都理解很清晰,现在结合了Deepseek,会更为全面更为具体。

张时佳告诉记者,Deepseek绝非简单地接入系统之后就完全解决问题了,他们用全省12345此前积累的大量数据训练后,才能更好地服务辽宁本地热线。比如某一条路出现道路积水,话务员不可能对全辽宁省每一条道路的名称、位置都了如指掌,此前在核实、定位方面就要花费不少时间。接入Deepseek后,工作效率大大提升。

张时佳告诉记者,经过实践部署后,他们发现利用Deepseek强大的推理能力,可以帮助制定更符合群众需求的精细化管理政策。但实际使用中特定场景下,每次输入文字量有限,且出现“幻觉”的情况也有发生。张时佳强调,目前使用结果来看,大模型并非万能的,还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把关。

辽宁省12345热线平台技术部部长 张时佳:话务量增长是非常快的,每年基本都会在10%~20%之间的增长,这么快我们怎么服务好我们的市民?那么Deepseek可以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。那把Deepseek给接入到系统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?其实不是。推理模型好处是什么?它很多环节你不知道,它会提醒你说你这个环节你没想到,但是在政务领域,如果它结果是推理出来的,真的用到了指导工作中,基于它哪句话推理?你又很难去鉴别它,这个也是一个风险点,我的建议一定要不要放弃人工的审核,人工辅助是非常有必要性的,不要把所有工作都交给Deepseek,一定要做数据治理才能应用得更好。

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,很多地方政务服务的质效提升是比较明显的。那除了升级政务服务水平,人工智能还能在哪些领域大展拳脚呢?你可能想不到,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,它还能帮助小商品店主把手里的商品卖到世界各地去。

义乌的老板们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,他们不仅成功将小商品推向国际市场,还让自己“秒学”36种外语,成了名副其实的“国际交流小能手”。

做生意从“靠一张嘴两条腿”到使用AI大模型,义乌市场迎来怎样的全新发展机遇?除了当“翻译”,人工智能还能如何服务外贸呢?

在国外社交网站的视频里,浙江义乌的一位老板娘用罗马尼亚语熟练地介绍商品。其实,这段视频是由AI生成的。

傅江燕是浙江义乌商贸城四区的一位商户,她和丈夫经营的袜子小店,每年能销售2000万双袜子,主要出口到亚洲、非洲、南美。她告诉记者,商城的技术人员们已经进行了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和应用适配,新技术的出现给她带来了不少便利。

在过去,义乌商户与外商沟通常常面临语言障碍,尽管有些商户会一些简单的外语词汇,或者借助翻译器、手势来交流,但在一定程度上依旧限制了贸易的效率和范围。

现在,DeepSeek给义乌的老板娘们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惊喜——她们竟然“秒学”了36种外语!

傅江燕说,她只需要对着镜头说“一二三四五”,录下有口型的视频,再配上 DeepSeek生成的文案,AI小程序就能在10分钟内自动生成阿拉伯语、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版本的推广视频,还能根据不同地区客户的偏好匹配相应的背景音乐。

在义乌,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拥抱AI技术,将其作为外贸生意的“新标配”。

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大数据公司副总经理 李宋伟:接入大模型之后,我们相当于是实现了科技赋能实体市场,主要从几个方面来体现。我们通过大模型可以有效地帮助商户更好地做市场调研、数据分析,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变。通过大模型,加上我们AI的相关的一些产品,实现了快速得多语言营销视频的生成,帮助商户更好地推广。

公司技术总监楼勤峰表示,大模型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商品图片设计的效率。

公司技术总监 楼勤峰:我们在营销侧做一些图像的处理。我们在生产设计里面有一块“图生万物”,让经营户在发布产品的时候只需要拍一张图片,可以各种背景图的形式快速地产生,而且目前大致的研究开发方向是一张图片生成了一套图,可以在各个电商平台上进行分发。

义乌老板的故事,正是AI赋能中小企业的生动缩影。现如今,我国整个外贸商户的经营方式正发生深刻变革。某线上跨境电商也在近日也宣布上线全流程AI外贸产品——生意助手。

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,在这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,AI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科技,而是每个普通商家触手可及的工具。除了提供视频文案创作、翻译之外,大模型还将为商家带来更多惊喜。

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欧阳日辉:它(大模型)其实在智能客服方面,它也能起到比较好的作用,它能够通过大模型AI的客服处理订单的一些咨询、退换货,它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工具。我觉得对于未来的市场的洞察和选品,至少能对商家起到一个辅佐的作用,这样的话就能够达到一个精准营销。

欧阳日辉告诉记者,随着大模型在跨境电商领域逐步落地,AI技术将成为外贸商户的标准配置。

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欧阳日辉:有了这种低成本的、便捷化的又比较简单实用的大模型,它会推动我们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这种外贸,从原来的数字化走向智能化,对我们外贸的增长和我们外贸的升级都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。我也在期望未来三五年,人工智能在外贸和跨境电商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多,为中国的走出去的贡献会越来越大。

辽宁省12345政务服务热线早在1月23日就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进行内部试行。

全国多地12345热线宣布接入DeepSeek,义乌老板利用DeepSeek卖空小商品。抓取信息以秒计算,小白也能生成外语带货视频,人工智能怎样助推服务升级、带来更多商机?

在广东深圳福田区数十名AI数智员工已经“上岗”。可以说,人工智能正在持续助推政务服务等各种服务提质升级。

目前辽宁、湛江、南昌等地的12345热线都已经宣布接入了DeepSeek。AI技术与12345热线融合创新能带来怎样的新体验呢?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了解一二。

比如说,你想了解一下非本市户籍补办身份证,应该去哪办,交什么材料?于是拨打12345来查询。而在你打这个电话之前,相关政策已经被一键导入,人工智能自动解析条款并构建了关联知识图谱。在你提出问题的时候,AI能实时语义分析,自动匹配知识库中的政策依据与解决方案,并回答你的问题。等你挂了电话,人工智能又会自动生成结构化摘要,话务员可以一键导出并同步到回访系统,用于后续统计回访等使用。

各地12345热线与大模型相结合,会带来哪些新变化?人工智能又将怎样持续地助推政务服务升级呢?

2月20日,广东江门发布消息称,已上线了基于政务云国产环境下DeepSeek-R1通用能力,并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、政府公文智能排版、政务办事智能导办等场景应用。

江门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梁宇介绍,在政务服务热线方面,从智能问答、智能填单、智能政策解读等多个方面试用了Deepseek大模型,除电话端仍由人工接听外,互联网端的问答,已经交给了经过训练后的大模型,再由人工做补充:

江门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 梁宇 :平时说的12345是有电话端,其实我们还有一个网络端,目前我们最先上线的是在网络端,市民在我们网络端提起问答的时候,因为这边是文字式的诉求。基本上占了70%的是咨询类的工单。传统模式的话,是利用智能搜索来辅助人工的方式,在我们知识库里边去搜市民咨询的问题,搜到答案之后由人工的方式进行反馈,效率就没有这么高,引入了大模型之后,它会对市民群众的咨询的问题有很好的一个理解,并且根据它的理解,可以在我们给的知识库里边去搜索匹配的答案。

当然本地化部署的大模型并非像我们使用网页端或APP一样,而是经过江门的本地化训练,让它变成一个“江门通”。

我们将热线知识库中10.45万条数据导入大模型进行训练,我们把我们的知识库直接导入了大模型,就相当于是喂给它语料,叫它去理解知识库的答案,对的人工会去审核和补充。

梁宇告诉记者,他们正在尝试利用大模型对后台数据进行分析,希望能从中发现市民反映问题的趋势:

江门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 梁宇 :我们在后台数据的分析方面也在尝试应用大模型,但是目前还是在训练中,现在江门市每天的诉求工单都有不同的特点,不同的特征,我们要在这么多工单里边去发现一些我们要积极主动去处理的问题,去做一些分析归类,这个也是大模型具备的一些能力。

辽宁省12345政务服务热线早在1月23日就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进行内部试行。

辽宁省12345热线平台技术部部长 张时佳:接入大模型工作,其实我们在23年的08月就开始开展了,现在接入了Deepseek获得效果也是非常好的。比如说我们收到诉求人提出一个问题,但这个问题实际上涵盖多个部门需要解决,那么首先这个部门要给到哪个部门作为责任主体?这里我们就需要做一个鉴别工作,以前通过人工来做准确率不高,可能只能达到85%左右,那么通过梳理之后可以达到95%以上,以前其实是靠个人的经验,话务人员不一定对政府的所有部门的责权清单都理解很清晰,现在结合了Deepseek,会更为全面更为具体。

张时佳告诉记者,Deepseek绝非简单地接入系统之后就完全解决问题了,他们用全省12345此前积累的大量数据训练后,才能更好地服务辽宁本地热线。比如某一条路出现道路积水,话务员不可能对全辽宁省每一条道路的名称、位置都了如指掌,此前在核实、定位方面就要花费不少时间。接入Deepseek后,工作效率大大提升。

张时佳告诉记者,经过实践部署后,他们发现利用Deepseek强大的推理能力,可以帮助制定更符合群众需求的精细化管理政策。但实际使用中特定场景下,每次输入文字量有限,且出现“幻觉”的情况也有发生。张时佳强调,目前使用结果来看,大模型并非万能的,还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把关。

辽宁省12345热线平台技术部部长 张时佳:话务量增长是非常快的,每年基本都会在10%~20%之间的增长,这么快我们怎么服务好我们的市民?那么Deepseek可以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。那把Deepseek给接入到系统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?其实不是。推理模型好处是什么?它很多环节你不知道,它会提醒你说你这个环节你没想到,但是在政务领域,如果它结果是推理出来的,真的用到了指导工作中,基于它哪句话推理?你又很难去鉴别它,这个也是一个风险点,我的建议一定要不要放弃人工的审核,人工辅助是非常有必要性的,不要把所有工作都交给Deepseek,一定要做数据治理才能应用得更好。

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,很多地方政务服务的质效提升是比较明显的。那除了升级政务服务水平,人工智能还能在哪些领域大展拳脚呢?你可能想不到,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,它还能帮助小商品店主把手里的商品卖到世界各地去。

义乌的老板们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,他们不仅成功将小商品推向国际市场,还让自己“秒学”36种外语,成了名副其实的“国际交流小能手”。

做生意从“靠一张嘴两条腿”到使用AI大模型,义乌市场迎来怎样的全新发展机遇?除了当“翻译”,人工智能还能如何服务外贸呢?

在国外社交网站的视频里,浙江义乌的一位老板娘用罗马尼亚语熟练地介绍商品。其实,这段视频是由AI生成的。

傅江燕是浙江义乌商贸城四区的一位商户,她和丈夫经营的袜子小店,每年能销售2000万双袜子,主要出口到亚洲、非洲、南美。她告诉记者,商城的技术人员们已经进行了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和应用适配,新技术的出现给她带来了不少便利。

在过去,义乌商户与外商沟通常常面临语言障碍,尽管有些商户会一些简单的外语词汇,或者借助翻译器、手势来交流,但在一定程度上依旧限制了贸易的效率和范围。

现在,DeepSeek给义乌的老板娘们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惊喜——她们竟然“秒学”了36种外语!

傅江燕说,她只需要对着镜头说“一二三四五”,录下有口型的视频,再配上 DeepSeek生成的文案,AI小程序就能在10分钟内自动生成阿拉伯语、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版本的推广视频,还能根据不同地区客户的偏好匹配相应的背景音乐。

在义乌,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拥抱AI技术,将其作为外贸生意的“新标配”。

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大数据公司副总经理 李宋伟:接入大模型之后,我们相当于是实现了科技赋能实体市场,主要从几个方面来体现。我们通过大模型可以有效地帮助商户更好地做市场调研、数据分析,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变。通过大模型,加上我们AI的相关的一些产品,实现了快速得多语言营销视频的生成,帮助商户更好地推广。

公司技术总监楼勤峰表示,大模型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商品图片设计的效率。

公司技术总监 楼勤峰:我们在营销侧做一些图像的处理。我们在生产设计里面有一块“图生万物”,让经营户在发布产品的时候只需要拍一张图片,可以各种背景图的形式快速地产生,而且目前大致的研究开发方向是一张图片生成了一套图,可以在各个电商平台上进行分发。

义乌老板的故事,正是AI赋能中小企业的生动缩影。现如今,我国整个外贸商户的经营方式正发生深刻变革。某线上跨境电商也在近日也宣布上线全流程AI外贸产品——生意助手。

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,在这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,AI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科技,而是每个普通商家触手可及的工具。除了提供视频文案创作、翻译之外,大模型还将为商家带来更多惊喜。

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欧阳日辉:它(大模型)其实在智能客服方面,它也能起到比较好的作用,它能够通过大模型AI的客服处理订单的一些咨询、退换货,它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工具。我觉得对于未来的市场的洞察和选品,至少能对商家起到一个辅佐的作用,这样的话就能够达到一个精准营销。

欧阳日辉告诉记者,随着大模型在跨境电商领域逐步落地,AI技术将成为外贸商户的标准配置。

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欧阳日辉:有了这种低成本的、便捷化的又比较简单实用的大模型,它会推动我们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这种外贸,从原来的数字化走向智能化,对我们外贸的增长和我们外贸的升级都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。我也在期望未来三五年,人工智能在外贸和跨境电商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多,为中国的走出去的贡献会越来越大。

展开
打开“财经头条”阅读更多精彩资讯
APP内打开